作品敘述:
「這是透過作者數十年的整理,一本從文化、藝術、物質、感官、歷史等不同角度,重現臺灣百年來在造書封面、裝訂、包裝『裝幀』上的演進與細節,讓我們能理解大師『造書一輩子』的高度信念與熱情。作者、出版社、設計師不再只是執行一個步驟的人物或工匠,也是賦予書籍結構、功能、美感與文化特質的藝術家。
書本也不再只是單純承載資訊的載體,也可以是有時代性、個人化的藝術品。 值得推薦的一本書。」
書本也不再只是單純承載資訊的載體,也可以是有時代性、個人化的藝術品。 值得推薦的一本書。」
【 作者簡介 】
林素幸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藝術史系博士,現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藝術史、近現代東亞書籍裝幀史、臺灣宗教與廟宇彩繪藝術、二十世紀中國視覺藝術與日本及西方的交流、近代臺灣與中國水墨畫等。對「美術」與「設計」之間的糾葛,一直保持高度的好奇心。近年因為被兒童純真與無限寬廣的創意吸引,又一頭栽進繪本藝術的研究。其曾為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策畫「鯤島天光:複訪霧峰林家百年」、國立臺灣文學館策畫「無巧不成書:裝幀易容的旅程」、並與國立臺灣圖書館合作策畫了「面面俱到:近現代書籍裝幀藝術展」,以及擔任臺南市美術館「幻.畫:繪本的奇藝世界」特展的策展人。專著有《豐子愷與開明書店:中國20世紀初的大眾藝術》、《越籬:采青窯20年》等。
相關作品
0 0 1 2 8 2 1 9 0
最佳瀏覽環境設定: Google Chrome 瀏覽器、螢幕寬度128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