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敘述:
寒月
寒月一書作者以小說式撰寫,因著重故事年代語言的傳真性,對話部分以閩南語為主,書中收錄的兩篇故事,其本質不同之處在於內容走向。
第一篇《寒月》,兩間老厝、兩個纏小腳的女人,送作堆卻未圓房的童養媳寒月,經歷兩個男人,延續家族血脈的故事。
說的是一個堅強女人的故事。敘述的是通樑地區,一位因為風水之說,出生數日便被抱養為童養媳的寒月,成年後與夫「捒做堆」(童養媳成婚的方式),卻因兄妹之情根深蒂固,空有夫妻之名最後終被休棄,因緣巧合返回原生家庭為幾乎斷根的家族延續子嗣姓氏,並為已經沒落的家族重振家聲的故事。
第二篇《村路》,一對拾荒的父子,雙腳走遍古名為雙頭掛的老村落。小村故事、古老的地形地貌在父子的履跡中一一浮現。
寫的是筆者原生故鄉(馬公雙頭掛村,今名興仁里),以一對拾荒父子相處親情,串起地方當年村貌的故事。這約民國四十至五、六十年代的村貌,是筆者舅舅敘述的童年生活,因著地方發展、因著開發進步,舊貌與今貌相去甚遠,然許多敘述地點卻有筆者童年的足跡,因此《村路》對本人而言不僅是懷念,也是紀念。
本書作者蔡惠苓長期投入人文傳記撰寫,此書為其人文故事中首次以小說筆法呈現,為當代地方常民生活,留下深刻的文字筆述。
寒月
蔡惠苓--------------著
目錄
推薦序
澎湖地方學箇中翹楚 賴峰偉
澎湖先民早期生活文化面貌,輔以澎湖腔口吻呈現倍感親切 劉陳昭玲
地方文化傳承意欲躍然紙上 蔡定邦
與地方歷史文化相接 值得深藏 王太平
自序
每個人都有一篇精彩的人生故事
寫給懷念童年 懷念鄉音的人們 蔡惠苓
寒月
一、他鄉成故鄉
孤帆破浪渡長洋
善人無子命
小腳一雙 淚流一缸
夫貿易妻雜貨
養灰真功夫
童養媳 做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英杰再娶
二、孤女延香火
孤寡母女相依為命
謀生路
重啟灰窯
一封休書 一份新情感
私情延香火
清芳復歸 倉促築屋
屋漏偏逢連夜雨
日拚夜搏
暗夜巡滬
採石修滬
父子情深
重振家聲
村 路
靜村古巷北風蕭蕭
城北山下溪水潺潺
牧童腳下黃土點點
螞蟻路上驚魂未定
春苗破土嫩綠瑩瑩
秋收花生忙忙碌碌
收成稑秫苦不堪言
取水途中暗夜幽幽
旱魃為虐井河斷水
少年追夢風中起飛
▉ 雙頭掛小地名註解
▉ 內文語詞註解
國家圖書書號:9789574396573
作者:
蔡惠苓 / 沇淩
經 歷 / 平面媒體文字記者、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南區副主任、艾斯教育機構南區負責人、中華民國作文教育學會總會副總會長、亞洲廣播電台新聞資訊聯播主持人、快樂聯播網風聲台節目主持人、澎湖灣廣播電台節目部經理(節目製作人、主持人)、大型活動主持人、階梯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擔任講師、澎湖空中大學指導老師、澎湖社區大學指導老師、公務單位文案及新聞秘書。
現 任 / 世界柯蔡宗親總會秘書長
相關作品
0 0 1 2 8 2 3 9 7
最佳瀏覽環境設定: Google Chrome 瀏覽器、螢幕寬度1280px